常用的標本有動物、植物、礦物等實物,經過各種處理,令之可以長久保存,并盡量保持原貌,藉以提供作為展覽、示范、教育、鑒定、考證及其它各種研究之用標本的保存,直接影響到標本的質量和使用壽命,那么,如何對標本進行科學的保存呢?
從宏觀方面講,標本主要分為:植物干制標本、浸制標本、生物切片標本、骨骼標本、昆蟲標本和礦物標本等,針對不同性質的標本,各類標本存放需要的條件也不同。總的來說,標本的維護重要的內容是防蟲、防潮、防霉、防塵和防腐,其中防蟲最為重要。
1.防蟲:春夏兩季溫度高、濕度大,是蟲類、微生物活動的繁盛期,是標本保養的關鍵時期,應加強防護。
通常的動物剝制標本、昆蟲標本由于表皮沒有經過熟皮處理,因此容易生蟲,必須定期噴、熏化學藥物,在標本柜中放置敵敵畏小瓶,樟腦丸等殺蟲藥物,防止蟲蛀。將標本有塑料薄膜包裹起來,里面放一些要以藥物密封一天左右時間,有時幾個小時就足以起一防蟲的效果。在標本皮毛上用滅害靈噴霧。每五年可用氫化鉀硫酸加水熏一次,這樣就可以達到長期保存目的。
2.防潮:昆蟲類標本、浸制標本骨骼標本易受潮霉變,因此需要干燥保存,像倉庫常用的辦法是在室內放石灰。尤其是梅雨季節,有條件的大型場館需要安裝抽濕機,家庭所擺放的標本,利用晴天拿出來晾曬就可以起到防潮的作用,切忌陽光直曬。
3.防霉:應使標本保持干燥,保持空氣流通,霉雨季節不宜打開門窗,以防止潮氣侵入。切忌在太陽下曝曬。
4.防塵:由于標本直接暴露在室內外,需要給標本加上防塵罩,如透明薄膜袋,也可以裱一個框,這樣當標本框表面有灰塵的時候,只需用濕布擦拭即可。
5.防腐:防腐主要是用于浸制類標本,浸制標本要注意封口是否密封,標本是否全部浸泡在溶液中,若發現有渾濁現象要及時更換保存液。
最后需要注意的是,各類標本的保存都不可放在陽光直射的地方,當然也不可以放在有油煙類的地方。平時要及時維護和修理,各類標本在保存時間長了以后,要養成好的保養習慣,因為保存使用不當必然會出現破損,而影響質量和美觀,這樣的話,就損失了一件好的工藝品,因此應及時修理,以免嚴重損壞后無法得到修補,從而造成損失。
總之,在標本的保養中要以預防為主防微杜漸,及時消除隱患,加強標本的修整工作,才能使各類標本得到科學的保護。
維克科教主營產品包括:彩色切片套裝、
組胚病理切片,臘葉浸制標本,顯微鏡生物玻片等科教產品。產品因其制作精良,質量卓越,在業界備受贊譽,詳情請咨詢:0373-5128357